九十年传承 四十年回顾 一百年跨越

世纪之交

深化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,创办“童心学校”

2002年1月“京之韵”少儿京剧专场演出《我是一个中国人》京剧大合唱

2002年11月小学双语教学展示暨研讨会

2004年体育课改市级调研

 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,世界各国都从提高综合国力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,加快了本国课程改革的力度。1997年,我国拉开建国以后第8次课改序幕,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。我们欣喜地发现,我校自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与第8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完全吻合。为此,我校自1999年启动了“自主教育”第二阶段的探索和实践,正式提出了创办“童心学校”的办学目标。学校传承陈鹤琴先生儿童教育的思想,在对学生生存状态的研究中,确立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,尊重学校教育工作规律的“童心学校”发展内涵;明确了小学教育儿童化的基本特征,即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小学教育价值取向;具体落实在学校教育上要构建充满童趣的、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体系。在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的理念支撑下,学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各方面发展良好的学生,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,成为市二期课改实验的先进单位,社会声誉也越来越高。

2001年5月王陈欣同学赴京参加全国少代会欢送仪式

2001年10月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我校学生张伊宁向俄罗斯总统普京献花

  我校紧紧抓住“尊重童心,促进发展”的总课题开展实践研究,进行教育整体改革,获得显著的发展。近10年的时间,我们不断深化对“童心学校”的认识,丰富它的内涵,建构了本校的“童心文化”。“童心文化”的内涵,就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幸福,“理解童心”“呵护童心”。“童心文化”的内核就是“建设童心学校,追求儿童幸福”,从“童心课程”“童心教学”“童心评价”“童心教师”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,以追求儿童幸福为办学的价值取向,处处以学生发展为本,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,尊重学校教育工作的规律,将学校建设成为“生动活泼、快乐健康”的学习和生活乐园。

  

2002年6月上海市少年儿童庆祝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游园活动

2004年新加坡游学团来访

2005年少先队佘山营地活动

2008年12月迎新活动

  这段时期,我们再次回归创始人陈鹤琴先生提出的“活教育”理论体系,使“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”这一办学理想成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神圣使命。

  

2005年6月忆陈鹤琴爷爷做现代中国娃主题集会

2009年10月五年级社会实践活动

校史相册

2003年10月童心杯上海市六一小学生计算机竞赛颁奖大会

2003全国部分省市双语论坛

2005年区精神文明工作大会

2006年6月舞林大会

2006年我与劳模面对面活动

2007京昆联谊会成立仪式

2007年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接待文莱代表团

2008年5月姚海同区长在我校调研

2008年11月80周年校庆

2009年1月鲍英菁副区长看望我校退休教师

2009年5月铁路博物馆课程活动

2010年2月百年名校展览

2010年4月“警民同心共铸平安世博”主题活动

2010年12月精神文明工作大会

2018年9月 | Design by 蔡喆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