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的水环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:一是水资源短缺;二是水污染;三是用水的极大浪费。七十年代以来,尽管我国在水染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,但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,许多江、河、湖泊、水库的水质仍在下降。我国本来就是一个缺水国家,全国600多个城市目前大约有一半的城市缺水,而水污染使缺水形势显得更为严峻。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,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,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,而且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。
水环境所面临的这种严峻形势,已引起党中央、国务院的高度重视。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“九五”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》中,已将淮河、海河、辽河、太湖、巢湖、滇池(简称
“三河三湖”)的水污染防治列为“九五”期间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。随后,国务院《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》中,进一步对2000年以前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:1、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要做到达标排放;2、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要多方筹措和集中建设资金,因地制宜地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;3、淮河、太湖要实现水体变清;海河、辽河、滇池、巢湖的地面水水质应有明显改善;4、直辖市及省会城市、经济特区城市、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的地面水环境质量,要做到按功能分区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。
|